德英签“友好条约”强化合作 现实分歧制约成效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13:18
 

  央视新闻7月18日消息:当地时间17日,德国总理默茨访问英国伦敦,并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肯辛顿条约》,涵盖了多领域合作。

  欧洲欲开启战略合作新局面

  总台记者 杨兢兢:德国总理默茨本次访问英国,也是他就任以来首次对英国进行访问。除了强化德英双边合作之外,默茨此行也释放出英国脱欧之后,德英重新确定战略关系的信号,两国正在借此契机寻求在贸易、科技、移民以及安全等领域的深化合作。

  德国总理默茨当日对英国展开首次正式访问,在英国与欧盟新协议的基础上,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肯辛顿条约》,涵盖了防务、安全、移民、经济、教育等多领域合作,英国首相斯塔默在讲话中表示,《肯辛顿条约》“是英国和德国之间有史以来第一个重大双边条约”。

  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默茨与斯塔默一致表示,英国和德国将以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国际上日益严峻的挑战。移民治理也成为重点议题,英德两国领导人承诺,将联手打击非法移民,尤其是通过英吉利海峡偷渡的非法移民。英德之间还计划建设一条新的直达铁路,以方便旅客频繁往返两国,也将促进两国之间的青年交流。同时,英德双方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与国防科技领域也将展开更大力度的交流与合作。

  继上周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后,德国总理默茨也访问英国,这被当地媒体认为,欧洲三大国面对美国带来的不确定性,均有加强合作的需求,欧洲核心国家正在积极寻找区域内可持续的稳定合作路径。脱欧后的英国,也在重新构建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战略纽带。

  “友好条约”难掩现实分歧

  在“欧洲战略重塑”语境下,本次访问被视为德英关系回暖的标志。但《肯辛顿条约》这一“友好条约”的签署无法掩盖英国与欧盟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分歧,同时也引发了德国国内对现实掣肘和防务主轴的双重讨论。

  总台记者 阮佳闻:此次签署的“德英友好条约”内容涵盖军事、经济、科技和教育合作。默茨称这是“德英关系历史性的一天”。但“团结一致”的表象下,现实中的结构性分歧仍然显著。英国仍未重返欧盟单一市场与关税同盟,边境管控、人员流动受限等制度壁垒仍然存在,使德英合作面临天然限制。尤其是贸易领域的下滑,正反映出“制度脱钩”的深层影响。

  《柏林日报》地缘政治版主编 西蒙·蔡斯:英国脱欧后,英国与欧洲之间的制度性障碍凸显。仅经济领域,双边贸易自脱欧以来暴跌了40%。因此,外界对这次会晤能带来重大改变并未抱乐观预期。我认为它更多是象征性意义。

  安全成核心议题 军备合作引发争议

  总台记者 阮佳闻:值得关注的是,德英此次特别强调加强国防工业合作,计划共同研制远程打击武器系统,并推动联合军工出口。这一动向在德国国内引发部分担忧——有舆论指出,所谓“友好条约”的核心实为一项大型军备合作协议,其潜在影响值得警惕,甚至可能加剧地区军事紧张局势。

  《柏林日报》地缘政治版主编 西蒙·蔡斯:从英方表态来看,这份听起来冠冕堂皇彰显团结的“友好条约”,本质是一项大规模军备合作计划,将产生深远影响,并改变安全政策的整体格局。这意味着未来两国将长期追加数十亿欧元的军费开支,并持续拱火俄乌冲突。

  制度掣肘依旧 合作愿景面临落地考验

  总台记者 阮佳闻:尽管默茨此行还承担着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任务,但无论是德国正面临的经济疲软,还是英国的财政紧张,都让双方在经济合作上的政策弹性受限。即便“友好条约”中包含重启学生交流、推动人工智能合作、便利企业投资等具体举措,其落地效果仍需观察。

  总台记者 阮佳闻:从“再靠近”到“真融合”,德英之间在迈出象征性一步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由脱欧所带来的深层制度裂痕。无论是制度联通、财政投入,还是如何应对美方政策不确定性,都需要双方持续推进、务实兑现。在中短期内,这种“共识热”能否化解“现实冷”,仍是对欧洲整体战略走向的一次重要考验。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