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额关税对峙 液化气期货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14:05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中国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2025年4月7日,美国宣布将从4月9日开始对中国额外征收?50%?的关税。

  2025年4月9日,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2025年4月10日,美国将对不采取报复性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但是上调对华关税至125%,甚至可能到150%。

  类似的中美贸易博弈曾在2018-2019年发生过,中国对美国进口LPG曾征收额外关税25%,导致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气的量一度中断。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气量约为356万吨,2019年进口量几乎为零降至0.2万吨,2020年初对峙局面缓和,2020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气再次飙升至480万吨。

  

  2025年中美高额关税对峙再次上演,本次美国的冲突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但此次中国的反制力度最强,那么对中国液化气期货影响如何呢?

  国际液化气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因关税政策的不断演变,国际液化气市场行情开始了剧烈波动。截止至4月9日的一周内,到岸华南冷冻货丙烷周平均价格较上期跌69美元/吨或10.92%至562.8美元/吨,丁烷周平均价格跌69美元/吨或11.1%至552.8美元/吨。中东冷冻货离岸丙烷周平均价格较上期跌30.8美元/吨或5.16%至566.6美元/吨,丁烷周平均价格较上期跌30.8美元/吨或5.24%至556.6美元/吨。
 

  4月3-9日,华南冷冻货到岸市场呈现明显下跌后小幅反弹的走势,2日美国对等关税出台,4日中国反制加征34%关税落地。关税冲突的初期市场参与者因对未来市场走势不确定,加之中国为美国LPG货物出口最大买家,预期后市美国货物或因此中断等利空消息的增加,市场恐慌情绪出现,导致华南冷冻货到岸价格开始逐渐大幅走低。后续因到岸中国的液化气对在4月10日之前装船并且在5月13日之前到岸的货物有加税豁免权,因此中国进口商对5月上半月到岸货物的需求明显增加,带动华南冷冻货到岸价格有所回升。液化气作为从原油提炼的副产品,其价格走势与原油息息相关。后期由于原油价格涨跌波动较大,冷冻货到岸价格再次随原油震荡。

  同时间段,中东离岸市场价格呈现逐步下调的走势,虽然市场讨论因关税冲突中国进口商对美国货物的需求降低,转而采购中东离岸的货物,但由于本周原油价格大幅下挫,加之远东到岸市场价格下滑明显,因此同样带动中东离岸价格本周前半段时间持续波动下行,后续因9日原油价格大幅回调,带动中东离岸价格反弹,不过幅度有限。

  国内液化气因担忧供应中断价格推涨

  清明假期间受中美加征关税影响,国内液化气整体呈现大涨后窄幅回落走势。码头进口气价格大涨,带动国产气价格上行,南方涨势强于北方。后期市场炒作氛围消散,且有国际原油下跌牵制,市场转弱价格窄幅回落。进口气方面,中美加征关税事件发布,市场存恐慌情绪,进口商担忧后期缺货及成本走高,商家存惜售情绪,部分保供装置生产现货停出,价格应声高涨,累计涨幅300-600元/吨,下游买涨入市购销活跃,而当前价格虚高,随下游回归理性后购销氛围下滑,码头利润良好出货意向积极,降价竞相出货。原料气方面,原料气价格稳中小幅涨跌调整。周内消息面持续利空,终端油品市场偏弱牵制,下游多维持刚需采购为主,好在市场低供存支撑,厂家调整幅度不大,多根据自身库存情况涨跌窄幅调整。截至4月10日,全国液化气指数周平均为5166点,较上周上涨193点。?

  

  成本走弱叠加化工需求预期下降压制期货走跌

  受关税政策影响,反制关税叠加原油大幅下行,使得进口成本分歧增加。从供给方面来说,中国丙烷高度依赖进口,2024年中国进口液化气3541.48万吨,美国货物占到52%,其中进口丙烷2923.68万吨,从美国进口的丙烷占比更是达到59%,因此中方反制关税对LPG价格构成实质性影响。尽管中东地区也大量出口丙丁烷,但中短期内难以承接如此大的体量。从需求方面来说,关税引发全球衰退预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LPG潜在的上涨幅度。同时丙烷进口价格的提高,使得本就亏损的PDH雪上加霜,预计负反馈将很快形成。整体来看,随着原油成本大幅走弱以及化工需求预期下降带动LPG期货持续下跌。本周大商所液化气主力合约PG2505收盘均价4484元/吨,环比下跌135元/吨或2.9%。

  图4:2024年-2025年大商所液化气期货价格走势图

  在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资本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加重,美国股票市场大跌,美联储降息预期加强,国际油价也处于跌势,大宗商品大趋势仍是向下,LPG也难独善其身。那么未来液化气期货走势如何呢?

  一、关税成本将推高市场价格

  中国对美国进口货物关税的反击力度加强,势必会增加中国进口美国液化气成本。如果加征84%的关税后,以2025年4月9日FEI成交546美元/吨的成交价格计算,丙烷到岸成本约为7927元/吨,成本暴涨3595元/吨或83%,这将会导致从美国进口LPG“戛然而止”。若美国货源缺失,众多进口商将再次转向中东、非洲、澳大利亚、亚洲等其他国家或地区寻找货物。由于中东地区是除了美国以外的液化气主要供应地,因此中国进口商或主要转向在中东地区采购货物,加之中东地区新PDH装备投入使用,中东离岸市场供需面吃紧情况加重,另外液化气装船增加,带动船只需求从而推动运费上行,种种因素势必拉高中东离岸市场价格。反观美国,随着LPG出口量大幅下降且库存上升从而也压制美国MB价格走低。不过目前美国丙烷库存水平处于近3年最低点,因此短期来说虽然中国市场需求的降低会引起价格下滑,但库存的弹性依然较大,因此下跌空间或相对有限。

  二、国际贸易流向将发生重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PG进口国,2017年中国进口液化气主要来源地为中东,其次为美国市场,彼时中国进口液化气来源国中,美国占比仅20%。而2024年,中国进口液化气来源国中美国的占比已经陡然增加至52%。

  

  若在5月中前关税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中国液化气进口商大概率会转向寻求其他货物来源地,比如中东,非洲,澳大利亚,东南亚地区,或者临近的日韩等国。美国和中东地区目前为中国进口液化气的主要来源地,后市美国货物缺失进口部分将由其他产地替代。美国的货物或将增加流向印度、拉美、日韩、南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数量。

  三、PDH降低开工致需求下降

  据金联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液化丙烷进口量2923.68万吨,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在1731.59万吨,占比高达59.22%。而进口丙烷90%以上均用于PDH装置,其他为燃烧属性。近两年来,受下游产能发展过快、供需关系加剧等影响,导致PDH装置原料成本始终维持高位,与丙烯产品价差缩小,装置盈利空间被压缩,甚至长期处于宽幅亏损状态。此次加征关税将大幅提升丙烷进口成本,导致PDH装置加工利润再度萎缩。如果关税政策落地,对于中国PHD企业来看,一方面面临原料将陷入不稳定性与缺失性状态,另一方面长期亏损局面将更加严峻,从而导致单一工况的PDH企业将进入长期停工或降负生产。另外作为燃烧属性的丙烷价格推高后,部分需求可能转向天然气、煤炭,从而削弱LPG的需求份额。

  短期来看,在中美关税对峙下,当前中国LPG下游深加工企业已宣布暂停美国丙烷长约采购,转向卡塔尔长协资源,装置负荷降至七成。随着中东现货价格上涨,进而会推升中国LPG期货基准成本。同期美国液化气竞争力下降从而压低当地价格,导致区域价差波动扩大。

  长期来看,美国对LPG深加工企业下游化工品加征高额关税,会间接抑制中国对进口LPG的需求,影响全球贸易量。关税推高进口成本后,PDH企业利润压缩减少开工率,导致期货市场对远期需求的悲观预期。(来源:芝商所)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