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情预期频频落空,中晚籼稻低位缓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20:45
 
  对于近两年的稻谷市场行情而言,随着播种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之前的籼强粳弱已成为历史,代之而来的是已经持续两年的粳强籼弱。尤其是进入2025年以来,中晚籼稻市场行情的这种弱势表现得愈发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弱势特征贯穿了年度主线。
 
  自2025年6月底新季早籼稻登场以来,籼稻市场的弱势依然是连续性的,早籼稻市场高开低走后持续弱势盘整,也对2025年产中晚籼稻的市场预期构成了很大的压力,市场主体对中晚籼稻市场的后市预期可以说是比较悲观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即便是产情并不明朗,但进入8月份,政策性储备中晚籼稻的预采购不仅成交率很高,成交价也是比较低的,主产区到库价几乎是全线跌破了258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主销区到库净价扣除物流成本因素同样也是全线跌破了258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这也就意味着从市场主体预期来看,2025年中晚籼稻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区域和范围确定会比上年度有增加,但即便如此也未能激发中晚籼稻市场出现上行态势。

  然而今年9月中旬后,虽然说早籼稻市场依旧疲弱,但2025年新季中晚籼稻市场开始出现了转机,政策性储备采购的成交率开始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成交均价也开始上行,尤其是进入10月份后,这种成交率的反转态势更是表现的比较明显,主产区的政策性储备轮入采购成交均价也全线超过或持平于258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而导致这种市场预期反转的核心原因就是市场主体对2025年新季中晚籼稻的产情预期频繁落空后,自我保护意识开始加强。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符合政策性储备要求标准的新产季中晚籼稻还会继续保持一定程度的市场强势,在政策性储备粮对中晚籼稻的密集采购时间段里更是会易涨难跌,这也和笔者9月初的判断是基本一致的。但即便是对产情的预期落空或者说有所变化,但对于籼稻市场而言,弱势依然是难以改变的,因为现阶段籼稻市场的表现依然是明显的政策市,而政策市是有一定的时效性的。首先,即便是2025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启动的范围有所扩大,但从产情角度来看其收购数量大概率会小于之前的预期,籼稻市场供大于需的格局是难以改变的。其次,国际大米市场价格低位徘徊也确定会持续压制籼米市场,从而拖累籼稻市场的向上空间。其三,在大米市场的消费数量下降的同时,但消费品质却是在升级的,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普通品种籼稻市场消费数量未来依然是维持下降趋势的。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对于当前中晚稻市场的价格变化,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政策市对市场的支撑和托举作用弱化后,籼稻市场依然难有亮点。即便是2025新产季中晚籼稻的加工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持续的阴雨寡照天气对米色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确定是强于2022年产和2024年产,但和2023年中晚籼稻对比来说,应该还是有明显差距,由此而言,对于后续进入轮出环节的政策性储备2023年度中晚籼稻而言,应该是明确的利多。 (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 )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