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分化 棕榈油价格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07:46
  [内外盘棕榈油期货价格走势]

  9月10日,MPOB公布了8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供需报告。报告显示,尽管8月棕榈油产量符合预期,且消费较7月进一步增加,但出口环比增幅偏低,最终累库幅度符合预期。

  据船运商检机构的数据,9月1—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对印度的出口量降至6.89万吨,同比减少36%;对欧盟出口10.57万吨棕榈油,同比减少20%。这一情况引发了市场对印度和欧盟棕榈油采购放缓的担忧。

  与此同时,美国立法者计划提出一项法案,以阻止可再生燃料混合义务从小型炼油厂转移至大型炼油厂。受此影响,美豆油主力期货合约价格下跌至最低50.2美分/磅,DCE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9500元/吨下跌至最低9208元/吨,BMD棕榈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也跌破4400林吉特/吨至4318林吉特/吨。

  此外,上周国内成交了一条9月船期的棕榈油,因其价格相对便宜,市场担忧产地短期内存在卖压,进而对市场产生利空情绪。不过,随着近日美豆油期货价格开启反弹,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情况有所好转,内外盘棕榈油期货价格随后上涨。

  [马来西亚出口状况逐步改善]

  数据显示,8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增产2.35%,至86万吨,增幅低于历史平均值8.2%。自5月起,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已连续4个月低于平均水平,其中,7月产量同比下降1.55%,8月产量同比下降2.05%。1—8月的累计产量为1263万吨,同比仅增加0.15%,而在7月,累计产量同比增加0.54%,对比来看,增产幅度明显放缓。目前,累计产量已接近2024年同期的1261万吨。

  8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加1.19%,至132万吨。8月,印度尼西亚关税上调,使得马来西亚、印度精炼棕榈油价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这一因素使得8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情况有所好转。

  消费方面,MPOB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马来西亚棕榈油表观消费量飙升至历史新高的49万吨。这一增长并非源于生物柴油对棕榈油需求的显著增加,因为无论是棕榈油脂肪酸甲酯产量还是生物柴油出口,变化幅度都相对较小。真正的原因是棕榈废水和废弃油脂更多地出口到欧盟或新加坡,取代了以往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份额。但MPOB报告仅涵盖毛棕榈油或精炼棕榈油,并未包含棕榈废水及废弃油脂的数据,因此导致表观消费量偏高,并且在后续阶段可能继续维持在高位。此外,截至8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累积至220万吨,为2023年年底以来的最高库存水平。

  进入9月,马来西亚迎来了7天假期,而8月仅有3天假期,因此,9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大概率减产。通常情况下,马来西亚棕榈油10月的产量与9月持平甚至会略降,所以8月产量见顶的可能性较大。

  随着美豆油价格反弹,南美豆油价格表现强势,国际豆棕价差持续扩大,目前在平水附近。根据船运商检机构的数据,9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状况逐步改善,1—15日,出口环比增加2.6%。考虑到表观消费可能会继续维持在高位,预计9月底马来西亚棕榈油的累库量不会太多。

  [印度尼西亚产量在持续恢复]

  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协会(GAPKI)的数据显示,6月,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大幅增加15.99%,至528.9万吨,这一结果与市场预期的减产截然不同。由于6月印度尼西亚出口关税下降,出口量环比增加35.56%,至360.6万吨。6月本土消费量为207.2万吨,为偏高水平。分项来看,6月,生物柴油消耗棕榈油达108万吨,自今年执行B40政策以来,生物柴油对棕榈油的消费量一直较多。6月底,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库存降至253万吨,处于历史低位。

  从7月起,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再度回升,这也是库存开始建立的阶段。不过,根据船运商检机构数据,7月,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出口关税上调导致出口前置。

  进入8月,印度尼西亚南加里曼丹省和南苏门答腊省的降雨量相比7月有明显改善,其他地区降雨量变化不大。因此,8月产量继续恢复,尤其是8月中下旬以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精炼棕榈油价差逐步扩大,显示印度尼西亚库存在逐步建立。

  通常在下半年,印度尼西亚中部地区9月棕榈油产量的平均增幅是最大的,到10月增幅便会减小,11月开始进入减产周期。

  进入9月,印度尼西亚廖内省和苏门答腊地区降水偏多,其中廖内省尤为明显。不过,9月中旬开始降水量下降,天气有所改善。此外,9月上旬的降水可能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实际产量增幅或无法达到历史平均水平的5.43%。此外,由于出口关税上调,出口商提前至8月出口,这使得9月的出口量被透支一部分,预计9月底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仍会继续累库,但压力更多是阶段性的。

  9月上旬,印度尼西亚政府考虑在推行B50生物柴油政策之前,先行推出B45过渡方案。这意味着在当前强制规定的40%棕榈油掺混比例(即B40)基础上,先将比例提升至45%,之后再逐步过渡到明年计划实施的B50。毕竟,目前实施B50在产能方面仍存在缺口,供应链以及基础设施也都需要过渡。此政策充分表明政府对生物柴油发展的支持态度。

  根据印度尼西亚生物柴油协会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已实现分销生物柴油79.6亿升,完成政府设定的2025年156亿升目标的51%,由此可见,生物柴油消费对印度尼西亚棕榈油需求起到了支撑作用。

  [当前全球葵油供应依旧偏紧]

  8月,印度港口的棕榈油较豆油和葵油仍具备价格优势。当月,印度进口棕榈油达90万吨,不仅高于7月的75万吨,也高于2024年同期的52.7万吨。截至9月16日,印度港口毛豆油与毛棕榈油的价差为41美元/吨,高于2024年同期的-25美元/吨;毛葵油与毛棕榈油的价差为115美元/吨,高于2024年同期的15美元/吨。

  今年印度排灯节于10月中下旬开始,由于9月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关税上调,贸易商提前将棕榈油运往印度,这使得9月的进口需求被透支。目前预估9月印度进口棕榈油在70万~80万吨,进口量有所下降。此外,8月印度港口棕榈油库存已恢复至平均水平。

  由于南美大豆供应呈现季节性下降态势,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榨利均转差,其中阿根廷尤为明显,其大豆压榨利润处于202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8月,巴西豆油出口量为16万吨,高于7月的13.8万吨,但低于6月的16.7万吨。1—8月,累计出口量达111万吨,高于2024年同期的95万吨。8月,阿根廷豆油出口量为54.5万吨,低于7月的56.9万吨。1—7月,累计出口量为414万吨,高于2024年同期的363万吨。可见,巴西和阿根廷的豆油出口增速均在放缓。

  现阶段,全球葵油供应依旧偏紧。由于主产区收割延迟,且产量低于预期,新作葵籽压榨供应的恢复进程较为缓慢。黑海地区和欧盟的葵油现货价格均在1200美元/吨以上,即便是相对便宜的阿根廷葵油,其价格也在1100美元/吨以上。

  最近,美国环境保护署发布提案,将小型炼油厂被豁免的生物柴油义务量重新分配给大型炼油厂,主要提供了50%和100%两种选择,这一方案优于之前的版本。此外,美国低硫柴油期货等价格上涨,对美豆油形成利好,市场正等待10月底美国政府公布的2026年生物柴油合规义务量。

  进入下半年,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棕榈油的供应情况趋于分化。马来西亚的产量在8月可能已达峰值,而印度尼西亚的供应则在逐步恢复,库存也处于建立阶段,只是累库速度可能较慢,产地的卖压更多是阶段性的。10月之后,这两个地区都将步入减产周期。

  排灯节前印度采购棕榈油的高峰已经过去,现阶段棕榈油需求更多依赖印度尼西亚生物柴油。不过,由于棕榈油仍具有性价比,价格有支撑,因此,未来印度仍会采购棕榈油,只是进口量不会像排灯节前那么大。在需求端缺乏重大利好的情况下,如果供应端未来没有出现超预期的收缩,棕榈油盘面也不会持续大幅上涨。(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