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仍需等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08:09
  上周股债“跷跷板”行情再现,政策强预期支撑股指向上突破,债市则出现连续调整,主要逻辑是当前债市做多动能缺乏,风险偏好成为短期行情的主导因素。上周债市整体跟随股指市场波动,特朗普关税风波暂未波及国内,“反内卷”力度加大叠加稳地产政策预期偏强支撑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大关,股指市场走势偏强压制债市情绪,债市波动加剧,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上行2~4BP。资金面维持均衡宽松局面,但资金利率筑底,国债收益率缺乏进一步下行的动力。

  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临近,政策预期再度升温对债市情绪形成压制,稳地产政策预期短期难以证伪。另外,近期在股市偏强格局下股债“跷跷板”效应可能延续。还有,近期资金利率底部显现,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但宽松度有限,制约了利率的下行空间。

  笔者认为,当前基本面方向仍未逆转,在“内需弹性有待强化+流动性预期乐观”背景下,“债牛”格局并未动摇,但短期债市波动加大,做多机会仍需等待。

  从数据上看,经济内生动能仍处于磨底阶段。上周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超预期由降转涨,但PPI同比降幅仍在扩大。价格信号呈现磨底状态,关税和地缘政治扰动对价格有暂时性的拉动作用,但经济内生动能仍待增强。往后看,在“反内卷”政策支撑下,商品价格有望逐步完成筑底过程,叠加下半年受基数走低的影响,物价指数有望小幅修复。不过,外部压力逐步增大,拉动价格上行的需求端难有起色,而供给端“反内卷”更多是基于行业自律下的底线思维,价格弹性仍需观察。

  出口超预期对债市形成一定调整压力,下半年出口或渐进式下行。6月出口数据有所反弹,主要是受前期中美关税争端大幅缓和,“抢出口”的滞后传导,以及美国补库存的外需提振,我国对美出口降幅明显收窄。在中美维持谈判的背景下,预计关税政策对出口的扰动整体可控。下半年出口下行节奏或因美国财政刺激支撑需求端,以及其补库存而较为缓和。不过,随着关税豁免期的临近,且特朗普税改法案通过后重心可能重回关税政策,后续关税扰动可能再现,投资者需关注关税谈判进展,提防8月、9月美国补库完成后关税政策反复引发的外需回落压力。

  从政策角度看,国内政策节奏视宏观经济形势相机抉择,当前经济总量平稳,增量政策仍处在观察期,政策强调底线思维。

  第一,“反内卷”政策本质上是对低效规模扩张的纠偏,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资源向高回报率领域流动。但不同于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供给优化聚焦“提质增效”而非“简单压缩”,主要通过技术升级、创新引导与制度供给,推动制造业从“低价同质竞争”向“高端差异化竞争”转型。

  第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与“棚改2.0”不同,棚改重启的期待或被证伪。上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时间在2015年年末,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推进时点重合,因此市场对棚改政策出台的预期较强。但城市更新并不等同于棚改,在过去的增量扩张后,预计供给侧将更关注“存量优化”,强调“不搞大拆大建”,通过更新解决设施老化、功能不足的问题,注重“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7月8日求是网文章《城市更新,更新什么?》指出,城市更新不是“建新”,不是大拆大建,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

  流动性预期或维持乐观。尽管上周资金面小幅收敛,资金利率处于阶段性底部扰动市场流动性预期,但央行随即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说明当前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流动性收敛。在经济企稳趋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背景下,货币政策仍需保持适度宽松。短期由于月中税期走款、MLF回笼、政府债缴款临近,资金面波动可能加大,但短期扰动结束后,DR007有望向政策利率收敛。

  综上,对债市来说,当前地产市场棚改政策仍处在预期阶段,能否落地有待观察。同时,“反内卷”政策的效果和价格弹性仍不确定,需求若未明显改善,基本面难有明显变化,叠加资金面宽松、增量政策空间有限,债市运行方向仍未改变。不过政策强化底线思维,近期“扩消费”“反内卷”等政策陆续出台,基本面底部明确,利率下行空间亦受限。短期在政策预期升温、股市走势偏强背景下,债市波动加大。不过,短期调整也意味着盈利空间打开,若利空无法落地,后续投资者可关注债市调整后的做多机会。

  (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