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威胁下的股市逻辑:为何投资者仍愿意“向前看”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22:21
以史为鉴,全球股市或能承受更多关税阵痛。
外媒7月14日消息;彭博策略师Garfield Reynolds在最新文章中表示,根据2018年首次贸易战的历史经验,全球股市距离因关税政策而遭受持续严重冲击还有数月时间,而且可能完全消化这一冲击。
特朗普日前宣布计划对欧盟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引发市场担忧,欧元和风险资产或在下周初承压。然而,Reynolds认为,由于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贸易战已显著影响经济或企业盈利,投资者很可能继续采取逢低买入策略。
综合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的关税。作为回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地时间13日表示,将把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暂停期延长至8月初。
尽管许多华尔街人士对市场的镇定反映感到惊讶,比如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曾批评市场对贸易摩擦反应迟钝,但2025年的市场表现与2018年惊人地相似。Reynolds认为,特朗普首次发起贸易冲突的经历,似乎为当前局势提供了一份相对可靠的路线图。
Reynolds表示,2018年和2025年的贸易战演变轨迹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虽然前一轮贸易战主要针对特定国家,而本轮贸易战更旨在重写全球贸易秩序,但两者在政策宣布和回撤的节奏上高度一致。
两轮贸易战的时间线相似,均从年初开始,并在第二季度出现关键转折点。特朗普的治理风格决定了这种模式:他坚信关税是一种有效工具,同时将国际关系视为零和博弈,因此倾向于让所有贸易伙伴处于不稳定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球股市的走势也与2018年颇为一致。唯一重大差异出现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互惠关税后,股市遭遇暴跌,这一跌幅远超七年前的水平。但随着特朗普推迟征收这些关税并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暂时和解,市场再次开始押注贸易战影响将相对有限。
Reynolds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与2018年相比存在一个关键优势:
货币政策方向截然不同。2018年时,美联储正处于加息周期中,应对2017年特朗普减税、就业市场强劲和通胀上升带来的经济过热。
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仍预期美联储将恢复降息路径,尽管关税可能推迟降息时间表。
根据分析,近期通过的财政扩张预算方案也意味着此次财政刺激可能抵消关税负面影响,这与上次贸易战前一年才推出财政刺激形成鲜明对比。
文章提到,今年的企业盈利形势也可能更为有利,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热潮助推盈利增长的背景下。
标普500指数在今年上半年5.5%的涨幅为市场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七年前同期仅增长1.7%。
此外,如此极端的EPS增长在2000年、2007年和2022年也曾出现,并最终导致股市下跌,但历史上也有盈利飙升推动股市持续攀升的时期。
Reynolds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全球股市有能力克服短期的关税噪音。
他认为,市场可能需要等到关税对实体经济的实际影响显现后才会出现明显下跌。即便如此,除非其他负面因素出现,股市仍有望延续涨势。
而最值得关注的潜在风险来自债券市场,财政放纵可能推动长期收益率攀升至令人担忧的水平。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一领域,因为它可能成为未来打破股市韧性的关键变量。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