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期货周评:股指 短期避险为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09:24
  经济和企业盈利 偏空 制造业PMI小幅回升,但仍低于容枯线。9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公布,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6。

  宏观政策 中性偏多

  节后首日央行将通过超额续作逆回购维护市场流动性。央行于10月9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考虑到10月共有8000亿元同期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实际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属于加量续作。央行连续开展大额逆回购操作,释放了央行持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政策信号,表明货币政策在数量工具层面继续发力,也有助于间接提振权益市场流动性。

  未来政策预期犹存:10月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海外因素 偏空

  节后中美关税政策升级,中美权益市场遭重挫。中美各自在在船舶港务费、稀土和芯片等领域加码管制,同时,10月10日盘后特朗普威胁表示,自11月1日起,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中美权益市场齐跌,周五盘中创业板指、科创50跌超4.5%,沪深300和中证1000分别跌1.97%和1.49%,盘后外盘A50期货跌4.26%;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当日跌3.56%。

  流动性 中性 截至10月9日,A股融资买入额占市场总成交额14.8%,处于近十年来的100%分位水平。上周A股日成交量分别为23334亿元、22454亿元,日均成交量较前一周增加3497亿元。

  投资观点 短期避险为主

  节后中美关税政策升级,特朗普扬言要从11月1日起对华加征100%关税,中美权益市场大幅下挫,A股中前期涨幅强势的科技个股下跌明显,周五当日双创指数跌超4.5%,期指跌幅1.5-2.5%。本次关税政策的背景与4月3日推出的“对等关税”有一些差异。一方面,4月的“对等关税”因其突然性而超出市场预期;本次关税升级则发生在中美双方经历约半年的谈判与缓和进程后,市场基于历史经验,对“TACO”交易策略存在一定预期。不过,另一方面,此次关税政策出台时点恰逢A股经历一轮强势上涨,部分热点板块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外部冲击可能加速前期融资盘、获利盘的流出,进而加大了市场调整压力。 风格层面,科技股权重较高的中小市值股票可能面临较大冲击与波动。对此类持仓,可考虑运用中证1000看跌期权等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具体操作时应结合波动率水平评估买卖性价比;而在政策护盘预期与估值优势下,以大盘蓝筹股为主的沪深300与上证50指数预计将展现更强韧性。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