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生效,每净吨400元起!中方对美船舶反制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22:23
10月14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正式启动对涉美船舶的特别港务费征收措施。
这份标注“交办水〔2025〕59号”的文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及各直属海事局遵照执行,标志着中方对美贸易反制措施从政策宣告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反击措施:四年四步,税额递增
《办法》明确规定,自2025年10月14日起,符合五种情况之一的船舶需缴纳船舶特别港务费。
这五种情况包括:美国企业、组织或个人拥有所有权的船舶;美国运营的船舶;美方持有25%及以上股权的企业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以及在美国建造的船舶。
收费标准采取分阶段递增方案:今年10月14日起每净吨400元;2026年4月17日起增至640元;2027年4月17日起880元;2028年4月17日起达到1120元。
同一船舶一年内收费不超过5个航次,船舶在同一航次挂靠多个中国港口时,仅在首个挂靠港缴纳。
豁免条款:中国造船,免收费
《办法》为特定船舶设立了豁免条款。前四类涉美船舶中,由中国建造的可免于缴纳特别港务费。
仅进入中国船厂修理的空载船舶,以及其他经认定予以豁免的船舶也在免缴之列。
这一豁免条款被业界视为对中国造船业的隐性支持,体现了政策设计的精准性。
执行机制:缴费挂钩口岸手续
根据《办法》,船方或其代理人应在船舶预计抵达中国港口7日前,向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通报信息并缴纳费用。
海事管理机构将负责核实船舶情况,对未按规定缴清费用的船舶,不得办理进出口岸手续。
对于已驶离中国港口但逃避缴费的船舶,下次挂靠中国港口前需补齐欠缴费用。这一规定确保了政策的有效执行。
出台背景:美方挑起,中方反制
这一反制措施的背景是2025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措施。
美方决定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中国造船舶、中国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交通运输部在相关政策解读中明确指出,美方此举“严重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经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决定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以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深远影响:航运贸易格局生变
《办法》明确,船舶特别港务费收取范围、标准和起讫时间等将视情动态调整。
这为后续政策的灵活应对留下了空间,表明中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美方举动,适时调整反制策略。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措施将直接影响中美海运贸易成本,可能改变现有航运路线和船舶登记选择。
全球两大经济体间的贸易博弈已从关税战延伸至海运领域,船舶特别港务费成为中方反击的新武器。
随着每净吨400元至1120元的费用梯度逐步实施,那些穿梭于太平洋两岸的货轮,即将在船舷与中国码头碰撞出国际贸易格局变迁的声响。(波士财经)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