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轮关税风险出发,我国能化出口能否抵御新一轮冲击?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20:32


  2025年10月,特朗普“威胁”11月1日起对中国额外加征100%关税,贸易风险预期再起。从本轮再度升温的关税风险来看,新一轮冲击对中国能化商品整体出口带来的压力或有限。

  2025年10月10日-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对中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不满,并威胁将提高对中国征税税率。市场风险情绪再起,10日美盘阶段美股三大股指下跌、VIX指数快速抬升、国际油价和COMEX铜期货价格大幅下行、贵金属延续上行态势。特朗普此次威胁以重要谈判节点前增加“筹码”为目的,实质来讲,我们认为100%关税落地可能性较低,即使在进一步博弈施压下最终存在小幅额外关税落地可能,对能化商品出口带来的冲击或也可控。

  1.2025年关税扰动下中国出口的韧性表现

  2025年初至今关税持续扰动全球贸易市场,中国对外商品贸易结构、出口替代市场、以及产业链风险抵御能力均有所变化。但整体出口仍表现韧性态势,出口全球份额持续提升,据海关总署,2025年1-8月以美元计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5.9%。

  一方面,关税扰动带来的出口拖累不容忽视。2025年1-8月,大多数制造业行业中,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及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另一方面,我国总出口仍是正增态势,反映新兴市场的开拓带来出口支撑。贸易结构多元化、替代市场扩容,对新兴国家出口增长成为中国大宗商品贸易的“缓冲垫”。1-8月我国对东盟和非洲地区出口累计同比分别提升14.6%和24.7%。此外,对欧盟出口同比也提升7.5%。虽然部分制造业行业对美出口增速在2025年呈现明显下滑态势,但整体出口增速仍上行。

  2.对能化上游原材料出口直接影响有限

  2025年,代表上游原材料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工、化纤制造业,中国对美出口增速下滑明显,1-8月增速较2024年分别下跌51.5、31.98和32.08个百分点,但这三个行业对美出口占比也均较小。美国高额关税落地带来的出口扰动压力有限。但落到细分具体商品中,部分化工原材料,如纯苯、异戊二烯橡胶、聚合MDI和聚四氟乙烯等尚存在较高依赖度表现,或存承压预期,但在经历此前“对等关税”扰动后,对美出口占比也已经明显下降,国内企业在关税风险扰动中已存在强化风险机制和开拓新出口市场的表现。

  上游原材料行业中,仅橡塑制品业对美出口占比超10%,关税壁垒的大幅抬升或带来出口扰动承压。但相较于PP、PC、丁苯橡胶等原材料商品,制品出口承压或更为明显,如塑料制品对美出口占比16.85%,1-8月对美出口占比已经较2024年下滑10.33个百分点,此外,PE膜、BOPET、胶带母卷在2025年1-8月对美出口占比分别为9.65%、4.29%、5.05%,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但美国对中国橡塑制品业的进口依赖度也超过20%,由此,短期迅速的可替代市场有限,即使美国对华关税小幅加码,中国对美橡塑制品业商品或也能存在一定韧性。

  3.下游行业对美出口承压或更为明显,但风险可控

  从中国对美出口结构来看,纺服、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等下游消费行业对美出口占行业总出口比重较高,分别占比22.8%、19.2%和25.03%。同时,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不仅对美出口占各自行业总出口比重均超10%,其对美出口占我国对美总出口金额比重也较高,2025年1-8月占比分别为7.03%、12.85%、14.09%。上述行业2025年对美出口增速均负增。

  而反观2025年1-7月美国自中国进口数据来看,纺织业和纺服自中国进口商品占行业总进口比重分别为38.67%和17.64%,比重较2024年下降5.07和6.55个百分点;而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分别较2024年下降1.49、4.82和10.54个百分点,至14.68%、18.93%和9.14%,尤其是后一项显现出明显的进口占比下滑态势。

  受对美出口体量及其他国家在关税扰动下提升竞争优势而挤占对美市场来讲,加征关税对中国下游消费行业对美出口拖累效应或更为明显,从而可能反馈至能化相关上游原材料需求。但若进一步观察2025年中国能化相关下游消费行业出口表现,无论是纺织、纺服还是机电设备等,虽然出口增速较2024年有所下降,但累计同比均保持正增态势。体现出近年中国下游消费制造,尤其中高端制造业全球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带动在全球出口份额的逆势提升。2025年中国对东盟、非洲、印度出口维持高速增长,其需求则主要集中于集成电路、手机电脑、化工和工程机械等资本品。

  由此,整体来看,若关税小幅加码,下游消费品对美出口拖累或对上游原材料需求形成负反馈,但基于中国企业积极通过出海开拓海外市场、拓展转出口贸易渠道、优化产业链布局主动应对挑战,即便面对美国对转口管制趋严的压力,中国出口依然凭借出口市场多元化与出口商品中高端化的双重支撑,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承压风险更为可控。

  总体而言,本轮关税抬升“威胁”风险有限。一方面,在《关税风暴又起?后续发展如何?》这一文章中,我们认为100%的关税实际落地概率较小,仍以美方谈判节点前拉升“威胁”筹码作为主要的看待。从市场预期角度来看,短期博弈反复或扩大商品价格波动,但“TACO”交易预测使得下行风险可控,11月作为重要谈判节点值得重点关注;另一方面,2025年中国出口表现韧性,即使在谈判博弈阶段的进一步施压手段下,可能存在美国对华小幅关税壁垒的抬升,但对能化上游原材料直接出口压制影响或有限,仅部分高依赖度商品存风险预期,而下游消费行业出口承压带来的需求下滑间接影响或更为明显,但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拓展或也能够成为行业发展压力的“缓冲垫”。(卓创资讯)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