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亚洲海运动力煤进口环比增近10%,创9个月高位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22:31
 

  今年8月份,亚洲主要买家动力煤进口量环比维持增长趋势,但同比有所下降,进口量创过去9个月以来新高。

  Kpler船舶跟踪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亚洲海运动力煤进口量为8094.44万吨,较上年同期的7847.68万吨下降7.53%,较前一月的7350.77万吨增长9.69%。

  在国内用电负荷升高、国内原煤产量下降以及重大活动前限产和安监措施加严之下,8月份中国海运动力煤进口量较前一月显著增加。8月份,中国海运动力煤进口量为2980.46万吨,同比下降5.03%,环比增长24.26%,为今年以来高位。

  不过,随着上述影响因素逐渐消退,9月中国动力煤产量预计将有所回落。目前,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结束,用电负荷逐步正常化,国内煤炭产量也开始恢复,后期进口需求预计将高位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港口煤炭库存由5月份触及的高位显著回落,反映出当前中国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压力已有所缓解。同时,国内水电出力不及预期,降雨分布不均导致的“北涝南旱”情况也为煤电需求提供了部分支撑。

  Kpler平台指出,受雨季影响,印度电厂更多地依赖现有库存,8月份动力煤进口量降至9个月低点。数据显示,8月份,印度海运动力煤进口量为1149.96万吨,同比减少6.64%,环比下降5.48%。

  近日,印度政府宣布对煤炭及相关产品的税率进行调整,将煤炭的商品及服务税(GST)税率从原先的5%提高至18%,同时取消买家支付的400卢比/吨的补偿税,将于9月22日正式生效。

  随着煤炭税收框架的调整,印度煤炭进口的长期前景也随之变得不确定。这一变化在表面上看似中立,实则严重倾斜于国内煤炭的经济性。商品及服务税的上调,使得进口煤炭相对于国内煤更加昂贵,此举也是印度政府为鼓励国内煤炭消费、减少对进口煤依赖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8月份,日本和韩国海运动力煤进口量继续显著增长。其中,日本进口量为1078.16万吨,同比增加21.05%,环比增长3.86%;韩国进口量为925.68万吨,同环比分别增长18.57%和20.14%。

  今年以来,日本电力需求基本与2024年水平持平,6月份煤炭进口下降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供应受阻,因而8月份进口量出现明显回升。

  异常高温天气推高了韩国电力需求,而俄罗斯煤性价比高、供应增加,使得当地买家由天然气大规模转向煤炭。初步估算,8月韩国燃煤发电能力达到2.7万兆瓦,不仅抵消了核电出力的下降,还挤占了天然气在发电结构中的份额。同样地,日本夏季气温高于往年,但煤电出力同比变化不大,进口量持稳运行。

  东南亚地区来看,越南因汛期水力发电充沛,动力煤进口量降至年内新低。8月份,越南海运动力煤进口量为323.37万吨,同比减少7.32%,环比下降11.37%。

  菲律宾8月进口同样明显增长,达到313.26万吨,同环比分别增长8.86%和5.54%。尽管国内有讨论呼吁停止煤矿开采,但在煤电占比超60%的能源结构下,可行性极低,若实施反而会使其完全依赖进口。预计2025年全年,菲律宾动力煤进口量将维持在3700万吨左右的高位。

  此外,其他东南亚主要进口国进口需求涨跌不一。马来西亚动力煤进口量346.54万吨,同比增长8.42%,环比增长13.31%;泰国进口量141.45万吨,同环比分别下降7.96%和16.37%。

  综合来看,8月亚洲动力煤进口市场总体在高温天气支撑下,呈现总量触顶、结构分化的特点。而随着气温下降,用煤需求恢复正常,主要进口国国内供应逐步恢复,短期内或将承压下行,而冬季采暖需求也将成为进口市场再次回暖的关键点。(煤炭资源网)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