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价创年内新低,如何破 “肥贱伤企” 困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22:26
虽然今年6—10月的尿素出口配额达到400万吨,但在新增产能投放,磷肥、钾肥价格处于高位,粮食价格处于低位,农民种粮和经销商储备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近期山东、河南等地的尿素出厂价格已经跌到了1600元/吨,新疆尿素出疆价格更是低至1250元/吨,均创了今年1月下旬以来的新低。
笔者一直认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既要防止“肥贵伤农”,也要防止“肥贱伤企”,实现农民利益和化肥生产企业利益之间的平衡。从以下几个维度看,笔者认为需要采取果断的尿素救市措施: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当前的尿素价格已经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助力尿素价格的止跌。
从肥粮比的维度来看,一斤玉米一斤尿素是比较合理的,对这样的尿素价格,农民相对满意。现在的尿素价格已经大大低于玉米的价格,因此,从农民和尿素企业利益平衡的角度看,促进尿素价格的止跌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从氮磷钾比价的维度来看,尿素和磷肥、钾肥的比价处于历史最低位。农民对尿素价格是满意的,与磷肥、钾肥完全不同,不能以牺牲尿素生产企业的利益来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从成本的维度来看,虽然国内绝大部分煤头尿素企业完成了技术升级的改造,可能还有利润,但气头尿素企业和固定床尿素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从成本的角度看,也有必要尽快促进尿素价格的止跌。
从国际肥价的维度来看,近期印标尿素的到岸价格达到3300元/吨以上,比国内出厂价格高出1600元/吨以上。在出口利润巨大的情况下,继续严控出口,打压国内尿素价格,甚至逼停一些尿素企业,没有任何的合理性。
综上,为了实现农民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的平衡,促进尿素价格的止跌反弹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用什么办法来实现尿素价格的止跌反弹?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增加尿素出口配额,但在后期国内尿素产量有不确定性、小氮肥大量出口、国内尿素实际用量难以确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增加出口配额很可能会导致国内尿素供应出现缺口,具有一定的风险。笔者认为国家尿素商业储备提前入市才是万全之策。
今年的国家尿素商业储备10月才能入市,提前入市有政策上的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国家化肥商业储备企业自愿提前入市的变通办法,承储企业自愿报名,并同农资流通协会签订合同。
第一批入市尿素数量控制在50万吨左右,提前入市的费用由承储企业自行承担,但配套措施是一旦承储企业产生亏损,将在后期的尿素出口配额上优先考虑。
基于巨大的国内外差价和国内尿素价格处于低位的现状,相信承储企业一定会积极响应。如果仍不能促进国内尿素价格止跌,那么就继续推进第二批储备的提前入市。
只要释放了明确的托市信息,相信一定能够带动提升经销商储备积极性,不仅能保证国内尿素的开工率,促进尿素价格的止跌,也可以把更多的尿素留在国内,为明年的尿素保供稳价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暂不增加出口配额、承储企业自愿提前入市、自愿提前入市与后期出口配额挂钩的方式救市,无疑是促进当前国内尿素价格止跌的最优解。(农资导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