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花生综述:花生底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10:11
 

  国内花生市场价格继续偏弱调整。河南产区供给量微幅增加,而质量未有提升,收购商谨慎压价收购,价格继续偏弱调整。河北产区99-1、白沙米等品种跟随偏弱调整,小日本交易良好,价格平稳。结合花生市场购销表现来看,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农户惜售心理与收购商压价收购的博弈,河南部分农户因种植成本接近当前售价,好货出现阶段性惜售,阴雨天气影响,花生米品质堪忧,收购商收购也表现谨慎,且因对后市信心不足,压价收购;另一方面,节日前夕,刚性需求仍存,部分存在一定补库需要,而产区虽然收获面积在扩大,但受天气影响,多数地区水分依然偏大,无效供给压力大,而优质货源难寻。

  短期内花生价格或延续偏弱调整,主要压制因素:1、天气: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10天河南主产区仍将有5-7天降雨,新花生晾晒窗口期严重不足,质量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2、东北上市进度:辽宁、吉林新花生预计9月下旬进入收获期,当前长势良好,若天气正常,丰产概率较大,将对市场形成"供应增量+心理压力"的双重冲击;3、消费需求疲软:节日效应弱化,需求端难有亮点支撑价格反弹。

  中期支撑:1、成本底部支撑:当前价格已逼近农户种植成本线,农户种植利润有限,若价格持续下行,可能触发系统性惜售,减缓市场供给释放节奏。2、补库需求:各个环节库存偏空,待新花生达到安全水分后,部分销区经销商存在阶段性补库需求,可能在价格企稳后形成支撑。3、质量分化机遇:优质低霉变货源因稀缺性将维持溢价,形成"劣价优价"的分化行情。

  综上所诉;2025/26年度花生市场可能呈现"前弱后稳"格局。10月初左右,受季节性供应压力影响,价格存在跌破4.0的概率;进入11月后,随着东北花生上市高峰期结束,叠加油厂冬储需求启动,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但长期仍需警惕全球油脂市场波动、进口政策调整及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操作上建议采取"分批建仓、质量优先"的操作策略,规避高水分、高风险货源,重点关注食品级优质精米的结构性机会。

  
 
   (中国花生网)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